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,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、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。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为心跳停止后的4分钟以内,被称为“黄金四分钟”,在这四分钟内进行抢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被救活,而在这个基础上每超过1分钟,生存率就会下降10%。因此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尽早进行心肺复苏。
1.当我们发现现场有人晕倒,首先我们要确保现场环境的空旷、安全,并且做好自身防护。
2.第二步要判断患者意识。我们要轻拍患者的双肩,并且在患者的双耳两侧大声呼喊。(先生先生你怎么了?先生先生你醒醒,先生先生你怎么了?先生先生你醒醒。)
3.第三步我们要判断呼吸。数1001~1010十个数字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隆起,判断患者有无呼吸,有无意识。通过念“1001、1002、1003……”这样的数字比简单地数“1、2、3……”更接近一秒,这样会提高我们检查的准确性。(1001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、1006、1007、1008、1009、1010)进行心肺复苏前要确认患者确实发生了心搏骤停再进行救助,即无意识、无呼吸或无脉搏。
4.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,我们要寻求他人的帮助。一共分为三步,第一个是让人帮忙拨打120,第二个是让人帮忙取来AED机,第三个就是问一下现场有没有会急救知识的人过来协助自己。
5.接下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。进行心肺复苏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。将患者仰卧于平整的硬地面上。心肺复苏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是胸外按压,开放气道,和人工呼吸。首先是胸外按压,在按压的时候,我们一定要注意按压的部位,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手背上,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处。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—120次,按压深度为5—6cm。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cm,儿童约为5cm(按压时应数:01、02、03……30)在我们按压时,我们的掌根-肘-肩要连成一条直线,垂直按压,并且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。
完成30次按压后,我们首先要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。然后开放气道,一只手放在患者的上额并向下压迫,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上颌并向上提起,使头部后仰,后仰角度约为90º,使双侧鼻孔朝正上方。(婴儿后仰角度约为30º,儿童约为60º)然后进行吹气。
吹气同时看胸廓有无起伏,吹气时间约为1秒,且不可吹气量过大。以30:2为一次循环,即30次胸外按压配合两次人工呼吸,一共做五个循环。
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帮我们取来了AED,我们可以利用AED来协助操作,AED全称叫自动体外除颤仪,能够在心脏骤停的时候起到关键作用,他主要是瞬间发放电流让心律恢复正常,这个设备不是医务人员的人也可以使用。AED的使用规则是听它说,跟它做。